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不少人觉得,血压低点没什么,甚至有人还以为低血压比高血压健康。其实这想法挺危险的,就像有人觉得体重轻就一定健康一样,听起来对,但细想就知道不对劲。
低血压虽然不像高血压那样常常被挂在嘴边,但它的危害不小,尤其是当“低压”——也就是舒张压——掉得太低的时候,身体可就撑不住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说实话,很多人对低血压的认识都停留在“头晕、眼花、站起来晃一下”的程度,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。
真正的麻烦,藏在它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影响里。血压说到底,是心脏把血液打出去的“推力”。这个推力不够,血就送不到该去的地方,尤其是脑子、肾、心这些“耗能大户”。
那低压到底低到多少算危险?一般来说,只要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,就要留神了,如果掉到50甚至更低,身体就开始发出报警信号。尤其是老年人,血管本来就弹性差,调节慢,低到这个程度,很容易出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一大危害就是大脑缺血。有些人一早醒来,头晕得不行,眼前发黑,以为是没睡好,其实是血压太低,大脑缺血了。
大脑这东西,最怕没血供,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电脑突然断电,轻则宕机,重则烧坏。短时间的脑供血不足,会让人头晕、犯困、记忆力差;时间长了,大脑功能真会慢慢掉下去,反应迟钝、情绪不稳、甚至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的表现。
第二个问题是心脏受不了。别看心脏是打血的“泵”,它自己也得靠血液供养。如果血压太低,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就会减少,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,就容易出问题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的中老年人胸口闷痛、心悸乏力,以为是心脏病犯了,其实就是血压低惹的祸。轻则心率紊乱,重则心绞痛发作,甚至心功能衰竭。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冠心病的人,一旦低血压发作,后果可能比高血压还要严重。
接下来要提的,是容易被忽略的肾脏。第三个危害是肾功能受损。肾脏是过滤血液的器官,靠的就是稳定的血压把血送进去,再把废物滤出来。血压一低,肾脏就“断水断粮”。
短时间可能看不出什么变化,但时间一长,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尿少、水肿、肌酐升高这些问题就接踵而来。低血压导致的肾损害,不像高血压那样明显,却是“温水煮青蛙”,等发现时往往已经是肾功能不全的边缘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说到第四点,就得说说消化系统了。这个系统虽然不像心脑肾那样“高调”,但人吃饭睡觉都离不开它。血压一低,肠胃的血流量就减少,容易引发胃胀、食欲差、消化不良。
有些人一到换季就觉得饭吃不下、肚子总涨,可能不是肠胃出毛病,而是低血压让肠道“动力不足”。有临床观察发现,长期低血压的人,胃酸分泌也会受到影响,容易出现慢性胃炎,甚至胃溃疡。
第五个危害,说起来最让人揪心——容易摔倒。特别是老年人,血压低的时候,站起来头晕,走几步就发飘,跟喝醉了一样。这种状态下,摔跤的风险大大增加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数据表明,老年人因跌倒导致骨折的比例中,低血压是重要因素之一。而一旦摔倒,髋骨骨折、盆骨骨折这些问题接踵而来,那可不是几天能好的事,有些人甚至再也没站起来过。
我们不能光说害处,也得说说低血压为什么会发生。很多人以为只有体质弱、营养差的人才会低血压,其实不然。一些慢性疾病,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,会让血压一直偏低。
还有些人吃了降压药、利尿药或者抗抑郁药,也可能出现低血压。尤其是夏天出汗多,喝水又少,血容量一下子降下来,血压自然撑不住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年轻人中也有一类叫“体位性低血压”的,说白了就是一坐起来或者一站起来,血压一下子掉下去,大脑还没反应过来,人就晕了。
这类人往往是瘦高个,或者平时运动少、血管调节能力差。这种一动就晕的情况,看着小毛病,其实要小心预防,不然哪天真摔了,后悔都来不及。
低血压的诊断,其实也不复杂。自己在家测血压,如果舒张压低于60,收缩压低于90,就得注意了。偶尔一次低没关系,但如果连续几天都低,不妨去医院查查,看是不是有潜在的问题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特别是那些有家族病史、长期头晕眼花、容易疲惫的人,别总以为“自己体质就是这样”,有时候不是体质,是身体在向你求救。
那怎么应对低血压?说实话,不像高血压那样有一大堆药,低血压更多靠自己调。多喝水,不喝那种一口闷的水,而是一天里频繁小口喝,保持血容量;吃饭不能太咸,但也不能太淡,尤其是夏天,多吃点含盐的汤汤水水也没坏处。
还有就是早上起床别猛地坐起来,先躺着动动脚,再慢慢坐起来。中午实在困得不行,就眯一会儿,别硬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适当活动也很重要。不是让你去跑马拉松,而是每天出去走走,晒晒太阳,活动活动血管。血管就像水管,常用不堵,闲着就容易僵,动一动,血压自然就稳了些。
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,低血压会影响情绪。有些人动不动就烦躁、情绪低落、提不起兴趣,其实是因为脑子缺血,激素水平乱了。这种时候,家人朋友的理解和陪伴也挺重要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说到底,低血压不是“福气”,也不是“小问题”。它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,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。别总拿“我一直都这样”当借口,身体的变化,就像老朋友突然不说话了,是不是该问一句“你怎么了”?
如果你常常觉得头晕、乏力、心慌,或者记忆力越来越差,不妨量一量血压。别等到出事了,才想起血压这回事。
参考文献:[1]李志宏,黄岚,赵培.中国成年人低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健康影响[J].中华流行病学杂志,2024,45(5):612-618.[2]王丽娜,张明.低血压与慢性病关系的临床观察[J].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2023,43(9):731-735.[3]徐东,张燕.血压异常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[J].中华老年医学杂志,2022,41(12):1320-1325.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线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